明清两朝变得半死不活,都是暴雨闹得?| 循迹晓讲
循迹 ·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
主讲:赛艇队长
策划:赛艇队长
责编:马戏团长
全文约28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北京线下游活动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天津&河北线下游活动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上海&宁波线下游活动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厦门&福建线下游活动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广州&虎门线下游活动
这个夏天,吃苦耐劳的我们刚刚经历了炙烤,又经历的水淹。受台风影响,北方迎来N年不遇的暴雨灾害,甚至连故宫也被水给淹了。南方也是下雨下个没完。可以说,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被强降水灌了一遍。
◇ 故宫都被水泡了
我们现在有气象部门提醒,还能提前做一些防灾减灾的准备,到时候因灾害造成的损失也不会特别大。但要是换成古代这样的天气没法预测,就会酿成严重水灾。而水灾一旦出现,历史的车轮可能就会往另一个方向转动了。
最能体现下雨影响到古人行为的要数战争了。在古代,军队将领经常通过下雨情况来进行占卜,以此来预测军事行动的吉凶成败。比如说刚刚下达发兵的命令,就有大雨起于身后,这是将取得大胜的征兆;军队刚出发,这时候雨水沾湿士兵的衣服,这就叫“润兵”,军队将取得战功;但是如果雨很小,不足以透过盔甲沾湿里面的衣服,这叫“泣兵”,也就是天公为士兵垂泪,当然就是兵败的应兆。
◇ 在古代,不仅是刮风下雨,各种古人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是上天对人的提醒警告,这种思想观念深刻影响当时人们的行为 图为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诸葛亮借东风
此外,还有“雨血”的说法,如果天上不是乌云密布,而是东边日出西边雨,这种雨被视为是战士的鲜血;此时将领应该向士兵讲明出兵的缘由,并强调发动战争的必然性,不能一味的“穷兵黩武”;要是赶上了暴雨滂沱,这就意味着好运气都被冲走,此次征战将会无功而返。
要是在行军过程中赶上暴雨,别说是吉兆凶兆了,就是战争走向都要改写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提到过上方谷之战,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计,眼看被火烧死突然天降大雨捡了条命。这场战斗是后人虚构,它的原型是 “卤城之战”,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,魏蜀两军在初夏十分展开交战,这一年夏天遇到了洪涝灾害,不仅降水量大,降雨时间还长,恶劣气候甚至影响了蜀军的后方补给。诸葛亮无奈,只得采用李严之计退军,临走时顺手在木门道设下埋伏,射死了魏军先锋张郃。
◇ 图为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诸葛亮眼看自己的火攻计划被大雨扑灭,司马懿父子逃出生天,流下了眼泪
如果换在和平年代,也赶上这种多少年不遇的暴雨,那可能就是王朝覆灭的起点了。
万历十四年,华北地区出现罕见的旱灾,皇帝带领着官员们去天坛祈祷下雨。也许是因为皇帝的祈祷太给力了,第二年老天爷一次给他下了个够,连绵大雨几天不断,最终便成为了水灾。而且由于百姓们没有一点点准备,这次的水灾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,京城外城和内城的城墙有多处出现了坍塌,排水设备也因为年久失修无法使用,污水和生活垃圾、尸体泡在一起发臭,又在京城内引发了一场大瘟疫。
这一年是万历十五年,这一年扫平倭寇、痛击鞑靼的爱国名将戚继光死了;忠君爱国,被誉为清官标杆的海瑞也死了;皇帝对张居正开始反攻倒算,前内阁大学士被彻底批倒批臭;而最终夺走大明江山的建奴,则在这一年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建筑都城,明确法律,自此女真开始崛起。因此有后世学者说这一年是明朝的转折点。
◇ 万历皇帝画像
不过,万历皇帝的祈祷后劲儿太大,暴雨水患在后来也没停过,万历三十五年暴雨更大,就像老天爷往下泼水,昼夜不停,连下20天。雨水倒灌京城,把主要街道都淹了,最深处甚至有一丈多,各衙门都泡在深水里,通州运河洪水暴发,冲决堤岸,将通州城北皇木厂堆积的皇家各种珍贵木材冲入运河,至今仍有几根古皇木沉在此段河底。
后代史家有一观点——“明实亡于万历”,这是从皇帝政事荒疏,从人祸之角度来解读历史的。就气候而言,万历年间的老天也不眷顾他,气候也是从万历年间开始变坏的。
到了晚清时期,和清朝日渐衰败的国运相辅相成的,也是绵延不绝的水患。从1891年开始,北方各地相继迎来暴雨,进而陷入水灾的困扰当中,随后的几年里只要一到夏天,华北地区就开始下暴雨。
其中1894年也就是甲午战争爆发这年最为严重,刚刚入夏就是狂风暴雨,北方各地变成泽国,直隶地区受灾的州县高达68个之多,一些重灾区,粮食的产量不足往年的十分之一。农民交不上粮,国库空虚,无钱打仗,本来就紧张的军需还要匀出一部分去赈灾。而日军有完善的后勤供给线,军粮不成问题,清军却需要就地征粮,本来,这对于清军是粮草上的一个重要优势,可水灾的发生让这个优势完全丧失了。
◇ 晚清军队速写
战争期间,为了加强对京畿的保卫,朝廷派遣徐州总兵陈凤楼驻扎滦州,随时听派调遣。但一直到1895年4月,甲午战争都结束了,陈凤楼的部队仍然受困于滦州的饥荒,无法购买粮草,根本出动不了。
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关外。原本清政府打算调拨察哈尔马匹,充作各军之战马,此事却始终未能实现。原因很简单,进京的路都被洪水冲垮了,草料根本运不过来,只能希望等明年水草长成之时,再筹集足够粮草。可是等到明年,黄花菜早凉了。因此战事就算再紧急,只要被洪水冲垮的路修不好,也只能干瞪眼。
进入到民国之后,由于经济模式没有根本改变,也非常容易受暴雨影响。
1931年夏天,长江流域突降暴雨,武汉大街上唯一的交通工具竟然是船。洪水发生后,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了全力救灾工作,可当时国家财政困难,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赈灾,最后是依靠宋子文发行救灾公债,和国际联盟组织的救灾团体,才帮助中国熬过了这个夏天。然而就在中国全力救灾,国际社会大力支持的时候。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,看到了有利时机,发动了“九一八”事变,一口吞下东三省。
◇ 九一八事变中的日本关东军
日本人敢如此冒险,除了看到中国积贫积弱,内部各方势力矛盾重重外,陷入水灾的困境,难以抽身应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。
总的来说,这片热土之所以经常出现水灾,和地理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,中国的季风性气候就是容易导致下暴雨,而中国几千年来支柱性经济又是小农经济,而小农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靠天吃饭,经济结构极其脆弱,国家财政只有当年的储备,挣多少花多少。而一旦某个地区赶上暴雨就肯定会出现粮食歉收,收不上来那么多税但还得花那么多钱,所以就得想办法加税找补,找补的地方越多,民众的负担自然也就越大。
平日里,黎民百姓早就被赋税徭役压得喘不过气,天灾往往成为压垮他们活下去的最后一根稻草,如此一来,他们为了活命只能纷纷做了流民、强盗。而这样的故事在文明古国的历史中比比皆是。在这种大部分人一生下来就能全方位体验Hell模式的游戏中度过一生,想想都让人绝望。
*本文首发于「循迹晓讲」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
*配图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后台联系删除
(END)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北京线下游活动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天津&河北线下游活动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上海&宁波线下游活动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厦门&福建线下游活动
◇ 手机微信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,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广州&虎门线下游活动
★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,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,讲自己的漫聊,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。
★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?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?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?有录制过的小片,Vlog,写过的讲稿,欢迎给我们投喂。
★投喂方式:添加下方微信号,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。
●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●
只要乌军用了集束炸弹,俄军就不用装大善人了?| 循迹晓讲
听媳妇话,爱喝酒的纣王,怎么成了暴君?| 循迹晓讲
脑袋大脖子粗,整死暴君全靠伙夫?| 循迹晓讲
焦土政策:把一切毁掉,敌人就不战自溃?| 循迹晓讲